黑龙江网,黑龙江人民的网站家园!
热门标签: 111 123123123

走进乌兰察布丨“京蒙合作”谱写互惠共赢的草原赞歌

2016-09-05 16:32 来源:黑龙江网 责任编辑:Ecooz 点击:


标签:

  编者按:为进一步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展示双创领域前沿科技与应用成果,激发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创业创新活力,推动乌兰察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由新华网主办、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乌兰察布市举行。

  活动前期,新华网全媒体采访团走进乌兰察布,对乌兰察布的经济、社会、文化、旅游、教育、科技、扶贫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调研,旨在真实全面地报道乌兰察布市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乌兰察布的亮丽风采。

  新华网乌兰察布9月1日电(陈莹)京蒙合作由来已久,从1996年京蒙两地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迄今已达20年。“十二五”期间,乌兰察布成为京蒙对口重点帮扶对象。凭借着天然的地缘优势,这个距离北京300余公里的塞北边城,与首都在经济、教育、医疗、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建立起紧密的协作关系。

  在长达6年的重点地区对口帮扶中,京蒙两地共同发力,从最初的“输血式帮扶”正悄然转变为“造血式合作”。进入“十三五”时间的乌兰察布,愈发展现出惊人的活力与干劲,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京蒙合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 融入首都经济圈

  2016年是乌兰察布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攻坚年。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着力打造政策“洼地”,出台项目审批、工商注册等一揽子优惠政策,下大力气专项开展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工作。

  北京凯达恒业有限公司就是“慕名而来”的企业代表之一。去年12月,该公司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府签订投资建厂协议,延长“薯都”土豆产业链条,总投资5亿元。

  “这里的马铃薯产量大,当地政策也非常好,所以我们从考察到签约,只花了20天的时间。”凯达恒业乌兰察布地区负责人介绍,其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的全自动薯条加工厂即将在9月中旬投入运营生产。

  早在2013年,北京大兴区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双方共建的“京蒙合作共建产业园”便已落成,充当加强京蒙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者。如今,在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下,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落地乌兰察布。

  截至目前,乌兰察布承接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项目累计签署合作协议59个,在谈合作项目108个,签署协议项目总投资190.5亿元。8月26日,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雅宝路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在集宁区召开,乌兰察布市也将成为北京服装市场产业转移的崭新平台。

  大力承接首都产业转移,融入首都经济圈,正在成为新常态下乌兰察布加快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

  抢抓农业转型升级机遇扭转贫困现状

  在察右前旗另一端的玫瑰营镇红旗村,日光温室项目三期建设也如九月的骄阳一般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个由两地挂职干部共同孕育出的京蒙合作重点项目,既是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也是扭转贫困局面的重要举措。

  眼下正是新一批蔬果成熟的好时机,45岁的郭银花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大棚,借着晨曦采摘新鲜的黄瓜。今年3月,郭银花夫妇和其他3户家庭包下了8个大棚,成为了玫瑰营镇日光温室项目的首批引导示范户。短短不到半年时间,每户就已经有了4万元的收入。

  “首先要转变农民的思想,带他们出去看看。”察右前旗发改局局长邓寅魁介绍,为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察右前旗在提供优质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先后组织几百名农民代表赴京鲁等地考察,现场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察右前旗还出台了贷款贴息三年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承包大棚。与此同时,北京对口支援也给予项目大力支持,先后拨付帮扶资金2150万元。

  “开展日光温室项目,算是走对了路子,参与项目的农民收入翻了两番。”邓寅魁激动地说。截止目前,日光温室项目共建设日光温室379座,销售收入达2198万,利润达1538万元。

  “我现在信心非常足,以后还要继续种,就算早上不吃饭也高兴!”谈到自己越来越鼓的腰包,郭银花的眼睛笑成了月牙。

  家门口办名校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智力支持,教育优先。京蒙合作以教育对口帮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集聚高地的辐射作用,加快乌兰察布教育水平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步伐。

  建成于2013年的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就是京蒙教育帮扶的典型代表。据了解,北京八中每年派出20名以上骨干教师到乌兰察布分校短期讲学,开设专题讲座;乌兰察布分校每年新招聘的教师全员赴北京八中进行岗前培训;两地还将进行网上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推动校际间教研合作。

  “这是乌兰察布认识北京的窗口,也是乌兰察布向北京展示自己的平台。”担任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校长的渠亿川曾是北京八中教学处主任、高三管理小组组长。在他看来,教育帮扶本质上是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互通,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京蒙两地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问题。

  “依托名校创名校,我们希望通过引进优质的教育理念和资源,形成本地的良性竞争态势,从而推动乌兰察布教育事业的发展。”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顺表示。

  目前,乌兰察布全市11个旗县市区均与北京的一个区教委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并重点扶持13所中小学和5所职业学校与北京重点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实现教育对口帮扶合作的全覆盖。

  家门口“看”名医 建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医疗健康扶贫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京蒙合作的重中之重。早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乌兰察布市卫计委便和北京市对口支援办、北京市卫计委对乌兰察布下辖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并最终确定了兴和县作为开展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程的试点旗县。

  去年12月,两地先后派出了42名医疗专家,分两批在9个体检点开展了免费健康筛查工作。在9个乡镇4118例体检人群中,筛出重大阳性体征重点人群432名,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和相应诊疗方案随之建立。

  “很多村民听说北京的专家来了都高兴得不得了,大家都穿着为过年准备的新衣服早早到卫生院排队。”乌兰察布市发改委招商局科长李宏佳回忆道。由于体检点都较为偏远,食宿条件有限,专家们白天看诊常常顾不上吃饭,晚上就在当地乡镇政府的办公室和衣而睡。

  今年1月,在北京三家医院的技术支持下,体检中筛查出的3名需要手术的患者已经成功实施了手术。如今,“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在兴和县正逐步成为现实,贫困人群免费体检项目也将在乌兰察布全市进行推广。

  将北京专家“请进来”只是第一步,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才是医疗合作的终极目标。目前,乌兰察布全市11个旗县公立医院与北京13所市属医院建立了“一对一”手拉手帮扶合作机制,通过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医务人员培训等形式,切实提高乌兰察布的医疗技术水平。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近年来乌兰察布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北京,却也在对口帮扶的进程中给予了北京“回馈”:北京五分之一的电力供应和餐桌上大部分绿色优质冷凉蔬菜、马铃薯、牛羊肉等生活必需农畜产品均来自于乌兰察布。“除了打造首都的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我们还要成为首都的清洁能源站、放心菜篮子、避暑度假村和绿色大屏障。”乌兰察布市发改委副主任弓箭说。

  目前,京蒙“十三五”时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和合作帮扶规划已起草完毕,双方将在生态、科技、交通等九个方面构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乌兰察布将与北京携手前行,共谱一曲互惠共赢的草原赞歌。

分享到: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网 代孕价格 广州代孕 代孕价格 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中介 代孕中介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公司 代孕网 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 代孕中介 广州代孕网 代孕网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网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网 代孕网 代孕网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价格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网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网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价格 代孕 广州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公司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产子 代孕 代孕网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公司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价格 代孕中介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网 代孕中介 广州代孕 代孕价格 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中介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