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黑龙江人民的网站家园!
热门标签: 111 123123123

2014年度盘点:中国80后文学

2015-02-16 13:32 来源:黑龙江网 责任编辑:Ecooz 点击:


标签:

  自1999年《萌芽》杂志主办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80后作家正式登上舞台,韩寒、张悦然、周嘉宁、小饭、郭敬明、胡坚、蒋峰、马小淘、李海洋等萌芽作家迅速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时至今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已经成为作家中的超级明星,成为这个时代最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宠儿”。

  十年后的2009年,许多余提出“非萌芽作家”概念,将没有参加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也没有在《萌芽》杂志发表过作品的80后作家命名为“非萌芽作家”。这些作家们如散兵游勇,当时大都生活在社会底层,有着扎实的文学准备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一直坚持独立写作,并出版过多部作品,孙睿、春树、许多余、李傻傻、郑小琼、苏瓷瓷、恭小兵、步非烟、远观、莫小邪、李承恩等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非萌芽作家”。80后作家群也开始正式分化成为两个概念阵营。

  2011年,由《胡润百富排行榜》《财富故事会》和《财富人物》杂志社策划、制作的“2010中国80后财富榜”发布,其中“2010年80后作家财富榜”中,郭敬明以2300万的年收入名列榜首,许多余以年版税收入23万“垫底”。韩寒、张悦然等萌芽作家以不菲的版税入榜。,在前十名中,非萌芽作家占据七个席位,他们分别是张一一、孙睿、步非烟、安意如、笛安、辛夷坞、许多余。时至今日,除了孙睿、步非烟、许多余等没有持续“暴富”,诸如笛安、辛夷坞、安意如等都曾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

  当然,文学不能仅以财富多少来衡量,文学价值在大多数时候不等于财富价值。除了一些少年成名的80后作家,近几年先后陆续涌现出一批新的80后作家,诸如郑小驴、甫跃辉、王威廉等,他们或许并不为传媒所知晓,但他们的创作实力和活力,已经为文学圈内所注意。

  回顾过去的80后写作群体,你还能想起哪些人物、哪些事件?2015年新年伊始,“2014年80后文学年度盘点”由80后之窗联合各门户网站读书频道、出版社、出版公司、期刊杂志、报纸副刊、新媒体杂志等共同发起,著名媒体人李治仪担任主制榜人,特邀请数名评论家、编辑、出版人、媒体人为评审团成员,郑重推出“2014年80后文学年度盘点”。

  我们郑重发布“2014年中国80后作家排行榜”,为力争做得相对客观、全面,我们将榜单具体划分为:

  “年度最具影响力作家榜”(入选者有韩寒、张嘉佳、唐家三少、郭敬明、江南、顾漫、辛夷坞、张悦然等)

  “年度最具创作实力作家榜”(入选者有许多余、蒋峰、郑小琼、颜歌、林森、马小淘、郑小驴、甫跃辉等)

  “年度最具活力作家榜”(入选者有孙睿、蔡崇达、于一爽、落落、张一一、贾飞、独孤意、七堇年、霍艳、安意如等)

  “年度最有贡献作家榜”(入选者有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治仪、许多余、马慧聪等)

  “年度最具活力批评家榜”(入选者有李德南、杨庆祥、金理、何同彬、黄平、周明全、徐刚、刘涛、傅逸尘、岳雯、丛治辰等)

  评审团经过严格甄选,综合权衡,先后整理出五个单元榜单排行榜,以期对80后文学有个相对完整的回顾,并致以新的期待。部分入选者如韩寒、张悦然、郭敬明、许多余等,因对青年作家的推介有重要贡献,在入围“最具影响力作家”和“最具创作实力作家”的同时,也入围了“最有贡献作家”。

  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80后作家

  韩寒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著名80后作家、导演、职业赛车手。1999年,他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 。2000年,在上高一的韩寒退学,后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2001年,他出版文集《零下一度》,该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2002年,他出版小说《像少年啦飞驰》。2003开始职业赛车生涯。2004年3月,他出版文集《韩寒五年》。2005年开通博客,开始博客写作。2006年9月,发行个人首张唱片书《寒·十八禁》。2009年,他主编《独唱团》。2010年,韩寒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2011年,他出版杂文集《青春》。2012年6月,韩寒发布了APP阅读应用“ONE·一个”。2013年,他出版《一个:很高兴见到你》。2014年7月导演的《后会无期》在中国内地上映,仅18天票房即突破6亿。2014年,褪去“公知”光环的韩寒,进军影视界,仍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80后作家。

  郭敬明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国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等杂志主编。

  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因玄幻小说《幻城》而被人们熟知和关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岛”工作室,开始主编《岛》系列杂志。2005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2007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悲伤逆流成河》。2008年至2012年陆续出版《小时代》“三部曲”。2013年6月27日,由郭敬明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小时代》问世,并因此获得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最佳新人导演”奖。2013年12月,郭敬明出版散文集《愿风裁尘》,并在腾讯文学首发。2014年7月17日,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上映。

  张嘉佳

  张嘉佳,1980年6月22日出生于江苏南通,作家、编剧。毕业于南京大学。先后担任过杂志主笔、电视编导等。2005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几乎成了英雄》。2010年,出版小说《情人书》 。2011年首次担任电影编剧,凭借《刀见笑》获得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2013年,出版书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市6个月后销售超过200万册 ,并入选第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十大好书。2014年7月起,担任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现场点评嘉宾 。7月21日出版《让我留在你身边》,预售当天夺得预售榜单第一名。

  唐家三少

  唐家三少 ,起点中文网钻石作家,顶级人气网络作家。“2012年及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网络作家之王”得主。原名张威,生于1981年1月10日,法律本科毕业。自正式开始长篇创作以来,平均一年一部作品。2012年11月26日,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单“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震撼发布,唐家三少以5年3300万元的收入荣登首富宝座,并获得“中国作家富豪榜·网络作家之王”的重要奖项。2013年12月19日,骅威股份对第一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的收购,使资本江湖初识唐家三少的名头,他是那家手游公司的股东之一。2013年12月30日,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在北京宣布,双方合作成立唐家三少工作室“唐studio”,这是国内首个网络作家工作室,开启了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唐家三少名头更盛。2014年5月4日,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唐家三少”入选2014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成为榜单上仅有的三名作家之一,更是唯一的一名网络文学作家,证明了网络文学作家的实力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网络文学进入主流视界。2014年10月31日,唐家三少开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炫世唐门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代表作有《斗罗大陆》、《神印王座》和已被改编成网页游戏的《绝世唐门》 等。

  2014年12月18日,第八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震撼发布,唐家三少以5000万版税收入持续领跑富豪榜榜首。

  江南

  江南,原名杨治。中国作家、小说家、内地幻想文学家,《九州志》主编,媒体公司总经理。1977年7月13日生于安徽舒城,就读北京大学,留学于美国名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师从质谱科学代表人物Michael L. Gross,凭借回忆北大生活的小说《此间的少年》踏入文坛。2013年,凭着幻想小说《龙族》,登上了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蒋方舟

  蒋方舟,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中国青年作家、杂志副主编。蒋方舟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 1999年~2000年,创作小说《正在发育》。2001年6月,《打开天窗》被湖南省教委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读本,并成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8月起,在《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9月,进入湖北襄樊铁路一中读书。2002年4月~8月,在山东《视周刊》开设专栏(影视)发烧语对谈;10月,出版《都往我这儿看》(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长篇童话《我是动物》(郑州大学出版社);11月起,在《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邪童正史》。2004年5月,将《我是动物》改编为五幕话剧,在北京儿艺“20万元征剧本”活动中,获鼓励奖;10月,“蒋方舟官方网站”开通。2005 年4月,华师一附中举行自主招生考试,准备面向全省招30名特长生,蒋方舟参加了考试并通过笔试,被该校提前录取。蒋方舟在该校的寝室已被命名为“蒋方舟创作室”,成为该校的一道人文景观;2005年10月1日,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2008年9月,从华师一附中进入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同时任《新周刊》特约记者,2010年升职为杂志主笔。2009年,卸任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2010年,签约成为饶雪漫主编的《最女生》杂志的新锐女作者,同年加盟封新城主编的《新周刊》成为主笔;7月,和张一山一起参加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9月10日,在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决战之夜担任跨界评委;代言并拍摄平面和TVC广告:美宝莲BB霜。2011年5月4日,在湖南卫视《成人礼》演讲《相信爱》;7月在《人民文学》杂志与江苏可一集团合作举办的星生代文学大赛中担任评委;12月在凤凰网年度好书中担任大学生评委。2012年3月,就任《意林》杂志社顾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2012年6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并进入《新周刊》杂志出任副主编;9月担任第九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嘉宾。

  2013年10月20日,蒋方舟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该书是她二十岁后的首度杂文结集,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7 月开始主持湖南卫视《我的中国梦》高端人物访谈节目。

  顾漫

  顾漫,1981年10月生于江苏宜兴 ,晋江原创网的驻站作家,曾是《仙度瑞拉》杂志编辑,作品风格轻松浪漫,大多叙述都市爱情。

  2005年以《何以笙箫默》一举成名,2010年凭借《微微一笑很倾城》获得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节最佳作者奖.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2第44名。至2014年,已出版过《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吃》《骄阳似我(上)》四本畅销言情小说,其中由《杉杉来吃》《何以笙箫默》改编成的电视剧《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一经播出,反响强烈。特别是被称之为“女人们的A片”的《何以笙箫默》,在2014年女性电视观众中硬气巨大反响。

  桐华

  桐华:女,作家、影视制作人、词作者。已出版作品有《步步惊心》(两册)、《大漠谣》(两册)、《云中歌》(三册)、《最美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两册)、《曾许诺》(两册)、《长相思》(三册)、《半暖时光》。其中《步步惊心》、《大漠谣》、《云中歌》、《最美的时光》已改编成影视作品播出。近年还尝试了影视制作,已推出《金玉良缘》、《抓住彩虹的男人》等剧,以及为电视剧歌曲作词,写了《金玉良缘》和《抓住彩虹的男人》的片尾曲。

  辛夷坞

  辛夷坞,女,1981年生于广西桂林,原名蒋春玲,北京白马时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金牌作家[1] ,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专职作家,现签约北京白马时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当下最受欢迎的80后女作家之一,青春文学新领军人物,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其所有作品均长居销量排行榜冠军位置,并陆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主要作品有《原来你也在这里》《我再回忆里等你》《许我向你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2014年由著名演员赵薇执导、根据辛夷坞小说改编的《致青春》上映,票房大卖,影响甚大。

  笛安

  笛安,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著名作家李锐的女儿,1983年生于山西太原,2001年毕业于太原五中,同年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 2002年赴法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社会学,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现在是最世文化签约作家,《文艺风赏》杂志主编。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03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姐姐的丛林》在《收获》杂志成为头条;2007年9月出版中篇集《怀念小龙女》;2004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告别天堂》;2005年创作的《芙蓉如面柳如眉》是笛安的第二部长篇;之后出版的《西决》、《东霓》、《南音》、《妩媚航班》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2013年12月5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笛安再度上榜。笛安是郭敬明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人气和实力并存的作家,《文艺风赏》杂志主编,著名作家李锐和蒋韵之女,新生代畅销新锐,她身上同时笼罩着市场和奖项的光环,一方面她以令其他同龄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销量,成功囊括了无数销售排行榜和商业销量榜单的显赫位置,同时,她又获得了包括苏童、刘恒、安波舜等等前辈作家、评论家的由衷褒奖,她的小说屡次登上殿堂级的文学杂志《收获》,成为全国媒体热捧的宠儿。她当之无愧是最被主流接受和推崇的最具影响力的80后作家。2014年,出版新长篇《南方有令秧》。

  张悦然

  张悦然, 198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于山东省实验中学毕业,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先后在《青年思想家》、《收获》、《人民文学》、《芙蓉》、《花城》、《小说界》、《上海文学》等重要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14岁时开始发表作品,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其写作文风被赋予思维和才情。至今已出版小说作品有:《葵花走失在1890》、《张悦然十爱》、《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红鞋》、《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昼若夜房间》、《月圆之夜及其他》等。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并于2013年9月开设短篇小说鉴赏全校选修课。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张悦然以3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3位,引发广泛关注。

  2014年度最具创作实力80后作家

  许多余

  许多余,1983年生于安徽金寨。作家、诗人、艺术家、策展人。作品散见《天涯》《北京文学》《诗歌月刊》《特区文学》《中国诗人》《延河》《边疆》《草原》《南风》《东京文学》等文艺期刊。著有《远方》《为幸福的影子而奔走》《笔尖的舞蹈》《拆迁》《最后的盛典》《自由简史》《状态主义》等,部分著作登上“新浪中国好书榜”。曾入围《财富人物》“2010中国80后作家财富榜”“2011年中国作家精神富豪榜”等。先后接受湖南卫视《越策越开心》、北京卫视《名人堂》“80后完美榜样”、安徽经视《第一时间》“五四青年新领袖”、 Chinadaily等专访。现自由写作。许多余画廊书店、卡夫卡独立书店创办人,纸的时代书店顾问。2014年,许多余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远方》,中短篇小说集《为幸福的影子而奔走》。

  著名评论家白烨说,“在偌大的80后作家群体中,许多余是少有的一位多栖作家。他写小说,写散文,也写诗歌,还写评论,而且都成绩不菲。这种多副笔墨的滋润,多种造诣的支撑,使得他的作品在看似不羁的表述之中,自有理性思绪的流淌,别有文学气韵的飞扬,读来每每给人以惊异与惊喜。他的小说,自传性中不无真实性,真实性中不无荒诞性,荒诞性中不无实验性。这一切,既体现了许多余的成熟性,又预示了“80后”的可能性,而特别值得人们予以关注。”

  著名学者解玺璋撰文说,“许多余一直保持着这种飞起来的冲动,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这种感觉。他展示给我们的,往往是面目十分诡异的天马行空的文字,有一点魔幻的味道,却也道出了人生的某种真情。对许多余来说,这种不肯妥协的欲望的跳动,恰恰更多地表现在他的写作姿态与叙事冲动中,小说就是他的“远方”,而文字就是他飞翔的翅膀。”

  许多余以独立而顽强的姿态,游走于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多年来一直坚持自由写作,他是一个尖锐而前卫的行为艺术家,一个活在生活对立面的积极思想者,一个悲观而清醒的作家,一个对未来抱有雄心的乐观诗人。他以不变的安静,印证着独立个体在这个时代寂寞而辉煌的存在,对广大青年构成深远的影响。

  蒋峰

  蒋峰,1983年生于吉林长春,2002年因《比喻,鹅卵石,教育及才华横溢》获第四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2002年9月进入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次年从该校退学。现居北京。《遗腹子》荣获2011年人民文学年度最佳短篇小说奖。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我打电话的地方》,长篇小说《维以不永伤》、《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淡蓝时光》、《恋爱宝典》《为他准备的谋杀》《白色流淌一片》,作品集《才华是通行证》《死在六点前》等。曾在《男人装》担任编辑。录制过《艺术人生》,因故没有播出。2014年,蒋峰推出新小说随笔集《死在六点前》,并有多部作品再版。

  蒋峰被外界赋予了一种为了文学即便穷困潦倒而不向商业低头的悲壮味道,但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并拥有较为庞大的读者群。而这个男人极力用戏谑的态度化解自己无意塑造的“圣徒”形象,“只要我快乐,我想写,这就够了。”他说,“我会一直写作,以等待荣誉的到来。” 他确实有着扎实的语言功底,因而也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郑小琼

  郑小琼,女,1980年生,2001年到东莞打工并写诗,她创作了大量关于打工生活的诗作,有人称她为“诗歌产妇”。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获得人民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曾入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新人奖。曾与韩寒、春树、苏瓷瓷、许多余等一同入选“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著有诗集《黄麻岭》《郑小琼诗选》《人行天桥》《纯种植物》《女工记》,散文集《夜晚的深度》,小说集《最后的盛典》(与孙睿、许多余等合著)。有诗歌译成德、日、法、英、韩、西班牙等语言。现居广东。

  郑小琼的诗是外在形式与内在灵魂、批判与抒情、形式与内容、时代的解剖与自我的放逐之间的平衡。“写这些东西,作为一个亲历者比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感受会更真实,机器砸在自己的手中与砸在别人的手中感觉是不一样的,自己在煤矿底层与作家们在井上想象是不一样的,前者会更疼痛一点,感觉会深刻得多。”郑小琼说,自己关注被户籍制度挤压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时的遭遇。她曾为此做过调查,却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了。于是她便想到了写一个“南方系列”。“在东莞这几年,我进过塑料厂、五金厂、家具厂,干过流水线,当过仓库工……我一直想把这种想法写出来,所以我必须进不同的工厂,做不同的工种去亲历、感觉,而不是作为旁观者去想象。”

  颜歌

  颜歌,著名青年小说家。本名戴月行,1984年生于四川郫县。从1994年起发表作品,2000年开始在榕树下发表小说,作品广受欢迎,被众多电台杂志转播转载。2001年,加入四川散文协会。2001年,被鲁迅文学院评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小说十佳”。2002年2月,荣获“全国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同年,小说《锦瑟》被评为《萌芽》杂志2002年度最欢迎的小说之一。2003年1月,出版了小说集《马尔马拉的璎朵》。曾在《收获》《人民文学》《作家》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多篇,至今出版有《我们家》《五月女王》等十一部作品(集),深受文坛肯定与读者追捧,享有“未来文学大家”等声誉。2011-2012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完成个人第五部长篇小说《我们家》。小说在《收获》杂志2012年第五期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并因此于2013年4月获得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新人奖。现居成都,一边写作,一边攻读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颜歌属于“80后”中既有较高的文学理想又有出色的艺术才情的一个作者。她一方面有着卓异的艺术想像力,一方面又有着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并常常能把二者水乳交融般地结合起来,这使她在“80后”群体的写作之中,一直以靠近着严肃文学的小说创作引领风骚。

  林森

  林森,男,海南澄迈人,1982年10月出生,青年作家,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协五届理事。作品见《青年文学》、《黄河文学》、《文学界》、《中国作家》、《小说选刊》、《芳草》、《作品》等刊,有作品入选年度选本。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小镇》(“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1年卷)、诗集《月落星归》等。2003—2007年,就读于海南大学海洋学院;2004年,开始在天涯社区和海南在线发表反映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北门》,引起广泛关注及讨论,海南在线连续大半年首页推荐《北门》;主编诗歌同仁刊物《本纪》;2005年,与中国移动签约,成了中国移动手机首批签约作家,是全国六位签约作家中年纪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位在校学生。2006年,加入海南省作家协会,参与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刊物《海拔》,同时参与海南大学“诗歌月读”活动的组织;2007年初,编辑旅游杂志《泛旅》;进入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策划与编辑杂志;经海南省作家协会推荐,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青年作家班学习;在鲁院学习期间,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2008年1月,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毕业;2月,进入海南省作家协会《天涯》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4月,在《中国作家》发表中篇小说《小镇》,后被第五期的《小说选刊》转载,引起关注,相关单位有意把此小说改编剧本投拍;2009年,获得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鄂尔多斯市联合主办的“2008年度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为海南作家首获该奖;获海南奥林匹克花园长篇小说大奖赛第一年度提名奖;2010年,获得2008—2009海南文学双年奖之新人奖;获海南奥林匹克花园长篇小说大奖赛第二年度提名奖;2011年,小说集《小镇》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1年卷,为海南作家首次入选该丛书。现就职于《天涯》杂志社。2014年底,林森出版长篇小说《暖,若春风》。

  马小淘

  马小淘,本名马天牧。1982年出生,哈尔滨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1年获全国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2008年度“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2009年获首届青春文学大赛长篇组金奖。2011年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2013年获第四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有小说、散文在《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美文》等杂志发表。十七岁出版随笔集《蓝色发带》。已出版长篇小说《飞走的是树,留下的是鸟》、《慢慢爱》,小说集《火星女孩的地球经历》、散文集《成长的烦恼》等多部作品。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琥珀爱》。现为《人民文学》杂志编辑。

  郑小驴

  郑小驴,原名郑明。1986年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华群村,2007年在大学期间开始尝试写小说并发表。在《十月》、《青年文学》、《山花》、《上海文学》、《江南》、《清明》、《西湖》、《创作》、《黄河文学》、《文学界》等刊物发表小说等作品三十余万字。有作品入选年度小说、诗歌选本,被《作品与争鸣》、《中篇小说选刊》、《文艺报》等转载和评论。著有小说集《1921年的童谣》《痒》等。2014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西洲曲》,中短篇小说集《少儿不宜》。曾任《文学界》杂志编辑,现供职于《天涯》杂志社。

  著名批评家谢有顺说,“1986年出生的郑小驴有才气与灵气,他比一般作家,有着更清晰的文学史传承,作品中也贯彻着他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精神立场。这几年,他写作了一大批在风格、写法和精神特征上都引人注目的作品,值得认真研究。”

  甫跃辉

  甫跃辉,1984年6月生,云南保山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作家王安忆。中短篇小说见《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文学期刊。有作品入选多种年选和选本。中短篇小说集《少年游》入选2011年度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另有长篇小说《刻舟记》、短篇小说集《动物园》出版。获得2009年度《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第十届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新人提名奖、第二届郁达夫小说奖等。2014年先后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鱼王》《散佚的族谱》。现供职于《上海文学》杂志社。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新人奖授奖词如此写道:“一个不固定方位的南方,一个并没有在历史的躁动中被彻底改变和颠覆的乡村世界,一群可爱而悠然自得的乡民,构成了甫跃辉小说的基本面。正是在这样的基本面中间,甫跃辉讲述着中国乡村有多少种说不清楚的感情,有多少并不剧烈的冲突和可以和解的矛盾,多少出于爱的恨和归于平静的纠葛。”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创作奖授奖词如是说,“甫跃辉以质朴之心回到故乡,在不变的世界里寻找传奇;以平常之心面对眼前的世界,在迅速变异的生活里探求应当固守的精神。他以自己的方式,遵从自己的感受、感情和记忆,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意念和对生活的理解,寻找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要素:沟通。探讨这种不可沟通与不可逾越造成的悲剧与悲哀,这是一种值得尊重、提倡和呵护的创作态度。”

  吕魁

  吕魁,1984年生,山西省运城市人。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专业,法学硕士。2005年至今,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中国作家》《青年文学》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转载。获“未来文学大家top20”等奖项。2014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所有的阳光扑向雪》。

  “未来文学大家top20”授奖词如此写道,“吕魁的小说不老到,不稚嫩,不极端,也不保守,稍有青涩,但是恰如其分。他的作品多数关注同龄人当下生活际遇,心怀怜悯同情,却不悲观颓废,向往美好未来,扑面而来的生动令人欣赏。多思、易感,在个性化的叙述中,吕魁有着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和对世道人心敏锐的捕捉与把握。”

  著名作家宁肯说,“吕魁的小说不是那种姿态鲜明冲在最前面的年轻人作品,但是他的“恰如其分”令我欣赏,让我看到他的文学之根扎得结实,看到文学传统薪火相传。我认为像他这样“恰如其分“地走下去,是可以远足的人。”

  文珍

  文珍,1982年生于湖南。中山大学金融本科,北京大学暨中国大陆首位创意写作学硕士。以小说《第八日》获学位。2005年至今在《人民文学》、《当代》、《山花》、《大家》等发表小说若干。游记、诗歌散见《南方人物周刊》、《羊城晚报》。历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 第二届“西湖”新锐文学奖、首届“紫金人民文学未来之星”提名等。出版有小说集《十一味爱》。现居北京。2014年出版小说集《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

  文珍以冷眼热心,以敏感深情,以去文艺腔的万人如海一身藏,文珍再度力笔书写情欲世相背后的幽微深细,穿过普通青年的困境窄门,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荒谬多义、进退两难。

  王威廉

  王威廉,1982年生,陕西西安人。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已在《花城》《作家》《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重要期刊发表大量小说、散文与评论。作品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 中篇小说月报》等刊转载,并入选多种年度选本。著有长篇小说《获救者》。获第二届“西湖 中国新锐文学奖”提名奖(2009)、首届“紫金 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2013)、首届《文学港》杂志年度大奖(2013)、2014年华语传媒大奖新人提名奖等。2014年出版小说集《获救者》《内脸》等。

  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王威廉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青年作家,他的写作深刻而凝重,以超越同代人的思辨性拓宽了小说这种文体的可能性。”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付艳霞说,“王威廉小说的整个叙事在歧路丛生中前进,现实逻辑彻底让位于情节逻辑和哲学逻辑,充满了陀斯妥耶夫斯基般的阴郁和卡夫卡般的荒诞,有关生存和人性、物质和精神、人性的良善和丑恶、法律道德规约的脆弱和生存的弹性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在语言的缝隙中闪现游荡,离经典的距离很近。”

  张佳玮

  张佳玮,男,专栏作家,1983年7月生于无锡。曾获新概念作文比赛二等奖,网名信陵公子。被南方都市报列为“八零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现游学巴黎。豆瓣、知乎、虎扑知名作者,才华横溢又充满柔情的文艺男神。著有《倾城》、《加州女郎》、《朝丝暮雪》等。2014年出版《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温暖灵魂的味道》《无非求碗热汤喝》《莫奈和他的眼睛》等多部随笔集,均获畅销。

  2014年度最具活力80后作家

  孙睿

  孙睿,著名畅销书作家,编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毕业。出版作品:长篇小说8部:《草样年华1——北X大的故事》、《草样年华2——后大学时代》、《草样年华3——跑调的青春》、《草样年华4(番外)——盛开的青春》、《活不明白》、《跟谁较劲》、《路上父子》、《我是你儿子》。随笔集:《一到三十就回忆》。2014年,姜文导演并主演的电影《一步之遥》,孙睿是编剧之一。

  蔡崇达

  蔡崇达,1982年生人,闽南人。大隐隐于市的新生代媒体人,韩寒口中的“写作高手” 。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2014年,蔡崇达首部随笔集《皮囊》由韩寒“一个工作室”策划出版,反响强烈。

  蔡崇达不断打破媒体行业记录,被流传甚广的《媒体从业者装逼指南》称为必备的崇拜对象。在新闻特稿写作方面有独到贡献,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被清华、北大、复旦博士生拿来做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于一爽

  于一爽,作家,媒体人,凤凰网文化频道副主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在《北京日报》、文汇出版社、盛大文学任职,在《收获》、《花溪》、《人民文学》、《北京青年报》、《经济观察报》等多家媒体发表过评论文章数十万字。登她小说的花溪杂志评论“她是中国的萨岗”,是当今文坛及媒体圈活跃度较高的年青作家,被称为京派文学的新生代代表人。出版有畅销书《云像没有犄角和尾巴瘸了腿的长颈鹿》。2014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

  落落

  落落,198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编辑,郭敬明旗下畅销书女作家。出版长篇《年华是无效信》《尘埃星球》,散文集《不朽》,图文随笔集《须臾》,短篇小说《那些生命中温暖而美好的事情》;长篇小说《尘埃星球》等。主编《文艺风象》。

  张一一

  张一一,韩寒、郭敬明之外第三位不时涌现在全国娱乐新闻头条的“80后”写手,娱乐圈数十位一二三线艺人幕后推手,立志要做世界第一名的多面手策划人。他左手娱乐,右手文化,自称是“娱乐圈最有文化的,文化圈最有娱乐精神的”。 是娱乐圈数十位一二三线明星的“狗头军师”,曾服务湖南卫视、重庆卫视、麓谷、张家界、凤凰古城、浙江横店以及中国国际乡村音乐节等多个电视栏目、大型选秀、城市形象、旅游景点、大型活动、电影、电视、商业网站和个人品牌的强势传播,自比民国“厚黑教主”李宗吾,自称为“炒作教主”,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称其“改变了中国人对'炒作'的认识”。著有《一夜成名》《努力》《炒作学》等。2014年,他仍然是诸多文娱新闻的炮制者。

  贾飞

  贾飞,四川渠县人,1986年生,著名青年作家。2008年被教育部、团中央、人民日报社等评选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0强;2010年被《美国侨报》评为“中国十大80后励志作家”;2012年与韩寒、九把刀等被《图书馆报》评为“中国四大青年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中国式青春》、《除了青春,一无所有》、《一只北方的狼》、《贵族皇帝朱厚照》、《丢了梦想的中国人》、《红唇》等,散文集《文字上的歌手》,诗歌集《今夜,我骑着一匹瘦马》。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美国《侨报》、英国路透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知音》杂志等近千家媒体对其进行过采访报道。2014年出版《历史大咖的另一张脸》。

  独孤意

  独孤意,80后作家,文化娱乐策划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早年有过媒体从业经历,后投身于武侠小说创作和创意事件营销,曾出版作品《独孤神侠传》系列。2014年,独孤意炮制出大量文娱新闻和娱乐事件,有很高的文娱新闻热度。

  七堇年

  七堇年,1986年生于四川,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原名赵勤,笔名七堇年、山荆,女,中国女作家,。七堇年2002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并以《睡在路上》一文获一等奖,开始崭露头角。2004年,完成《远镇》,并将此文寄向朋友介绍的《岛》中。2005年6月之后,高考败北之后写下了《书信》。2006年,写下第一部最具七堇年个人特色的长篇小说《大地之灯》。自发表《远镇》以来长期供稿于《岛》《最小说》刊物。2008年2月,中篇小说《少年残像》出版单行本,此前于杂志《最小说》连载。2013年收录于《被窝是青春的坟墓》。2008年12月,第二本长篇小说《澜本嫁衣》出版。2009年,出任榕树下第一社团“单行道”名誉社长。2010年与郭敬明柯艾期满后未续约,发表文集《尘曲》,分为游记、散文、小说,三个部分。收录了七堇年后期零散见刊的精品散文,最新创作的精彩游记,以及中篇小说《尘曲》。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写下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 ;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9月5日任成都作协副秘书长,《青年作家》执行主编。

  2013年,暌违5年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平生欢》在《收获》发表,出版问世后,在众多或偏激或强说愁或疼痛苍白的青春文学领域里,七堇年的独树一帜已引起众多评论家的瞩目。

  霍艳

  霍艳,1987年生于北京。本科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影视文化与传播方向。硕士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并获全额奖学金。博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2013年获教育部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07至2008年,进修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当代文学博士,出版过个人作品八部,共计百万字。作品见于《十月》、《北京文学》、《山花》等杂志,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等多次选载,《李约翰》、《秘密》入选2013年度最佳中篇小说、最佳短篇小说。2012年起从事文学评论工作,获《中国图书评论》杂志2012年度最佳评论奖。编剧话剧《开心麻花》、《疯狂的石头》。2010年开始为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2002年获第四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2003年获第五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2010年获榕树下原创大赛短篇小说金奖。2013年1月获《中国图书评论》杂志2012年最佳评论奖。2013年4月获路易·艾黎国际作家奖学金,赴新西兰创作,成为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作家。

  安意如

  安意如,原名张莉,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绩溪,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中专院校。2003年 以“如冰恋枫”为名混迹于金庸客栈。2004年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于2005年6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2月赴京参与动画剧本创作,并写作《看张·爱玲画语》,由云南美术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此后与北京弘文馆建立合作关系,创作诗词评赏“浪漫古典情”系列。2006年8月至10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这三本书因大量内容一字不改地复制他人作品引发媒体争议2005年9月,出版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8月,出版有多部畅销散文集《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诗三百》等。另著有《美人何处》《再见故宫》《观音》《惜春纪》等。2012年,安意如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7名,获“最佳诗词赏析奖”。安意如虽多次身陷抄袭门,但在青少年读者中仍有巨大影响。

  2014年度最有贡献80后作家

  韩寒

  韩寒在《独唱团》停刊之后,创办了《一个》电子杂志,并成立工作室,大力推荐风格独特的青年作家,担任“一个”书系监制,为多为之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出版了作品,并成为畅销书,为80后、90后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郭敬明

  自创办《岛》之后,又创办了《最小说》杂志。担任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之后,又支持笛安主编《文艺风赏》和落落主编《文艺风向》,监制出品了几十位80后、90后作家的上百部作品,并制造了大量畅销书明星作家。郭敬明为青年作家的市场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李治仪

  李治仪,著有畅销书《小老板的创业经》。创办“80后之窗”网站,专门致力于推介80后作家、诗人、艺术家、学者、明星,以及80后政商人物、文化专题、事件等,为80后文学在互联网传播方面作为了巨大贡献。“80后之窗”目前已成为唯一一家具备百度新闻源的年代门户网站。

  张悦然

  与周佳宁搭档,主编《鲤》系列主题杂志书,发表了大量青年作家的优秀小说。

  许多余

  2014年1月,许多余监制出版的“新生代”书系推出了10位严肃文学作家作品,部分作者入围“华语传媒文学大奖”“人民文学奖”等诸多奖项。先后担任“中国自由艺术展”“自由艺术文献展”“儿童艺术仓库”等策展人,《南风》《特区文学》等栏目主持、《诗歌周刊》执行主编,不遗余力推介扶持青年作家、诗人、艺术家。先后创办卡夫卡独立书店、许多余画廊书店,主持过上百场学术交流活动。为80后、90后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做出了很大贡献。

  马慧聪

  马慧聪先后担任传统文学杂志《草原》《延河》下半月执行主编,推出80后诗人专号,并大量推介发表青年作家和诗人的作品。其主编的杂志为诸多青年写作者提供发表园地,贡献巨大。

  2014年度最具活力80后批评家

  李德南

  李德南,男,80后作家,批评家。广东信宜人,上海大学哲学硕士、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东作协签约作家、《小的说》APP文学顾问、《民治· 新城市文学》特约编辑。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兼及文学创作。曾在《文艺争鸣》、《南方文坛》、《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山花》、《文艺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等发表各类文章约60万字,作品入选《2011中国中篇小说年选》等重要选本,著有长篇小说《遍地伤花》(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李德南参与主持《创作与评论》杂志的“新锐”(80后文学大展)与“对话70后”等栏目,持续推介、评论多位重要青年作家。

  杨庆祥

  男,1980年生,安徽安庆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评论家、学者、诗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化批评。在各类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万字,诗歌作品近百首。出版有著作《“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与实践》、《文学史的多重面孔》、《文学史的潜力》、《在边缘上行走》、《现场的角力》等。曾获《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在南方”最佳诗评人奖、全国探索诗大赛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金理

  金理,1981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学者、批评家,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当代文学批评。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文艺理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出版学术专著《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与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曾主笔《文汇报》中短篇小说评议专栏“期刊连线”(2003年至2006年),为《小说评论》开设批评专栏“小说的面影”(2007年至2008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推选“2012年度青年批评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南方文坛》杂志社主办)。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提名。2012年被聘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获《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著有《一眼集》等。

  何同彬

  何同彬,生于1981年3月2日,河北沧州人,后迁至山东德州。文学学士(1998—2002,青岛大学);文学硕士(2002—2005,南京大学,导师倪婷婷教授);文学博士(2005—2008,南京大学,导师丁帆教授)。2008年就职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目前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化文学思潮、当代诗歌研究。已在《文艺争鸣》、《世界文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小说评论》、《理论与创作》、《文学评论丛刊》、《粤海风》、《作家》、《钟山》、《山花》、《中西诗歌》、《诗歌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硕士毕业论文《文学情感观照下的人道主义多重性——关于“五四”文学人道主义的反思》(近60000字),收入《中国名校优秀硕士论文丛书·南京大学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1月版)。著有《浮游的守夜人》等。

  黄平

  黄平,1981年生于辽宁桓仁,1999年高考以桓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就读。2003年考入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于200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程光炜教授指导下,于2009年6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近年来发表各类论文多篇,曾获学术类奖项有《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度优秀论文奖,《南方文坛》2011年度优秀论文奖。2011年度入选上海市高校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并曾获得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度“学术新星”、吉林大学2001年度“先锋论坛”校辩论赛总冠军、2004年度南京“佳洁士”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季军等。自2009年7月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讲师以来,承担《中国当代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精读》、《文化研究》、《网络文学研究》等课程教学,所授课程多次入选中文系最受学生欢迎课程系列。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现代中文学刊》责任编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评委。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一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著有《贾平凹小说论稿》、《大时代与小时代》等。近五年来(2007-2012)发表核心论文(CSSCI)二十余篇;非核心论文十余篇;在《人民日报》、《东方早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各类报刊发表评论三十余篇。著有《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合著,论文集)、《贾平凹小说论稿》等。

  周明全

  周明全,1980年10月生于云南曲靖。绘画专业,文字职业。早年游荡在报刊,以散文、随笔为主,宣泄着青春期的愤懑。2012年4月起转而从事文学批评,一年多来写下三十余万字的文学评论,先后刊发在《南方文坛》《当代文坛》《名作欣赏》《创作与评论》《扬子江评论》《百家评论》《文学自由谈》《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小说选刊》《传记文学》《浙江作家》《西湖》《大家》《青春》《滇池》《文艺报》《文学报》《春城晚报》等。获2014年昆明文学年会评论奖,第十四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现供职于云南人民出版社。

  徐刚

  徐刚,1981年生于湖北,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张颐武教授攻读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毕业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任曲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批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电影》《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数十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有学术专著《想像城市的方法》、《后革命时代的焦虑》等著作出版。现供职于社科院文学所。

  刘涛

  刘涛,1982年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发表论文及评论一百余篇,散见于《中国现代文学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南方文坛》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当下消息》《晚清民初“个人一家一国一天下”体系之变》。

  傅逸尘

  傅逸尘,本名傅强,1983年8月生于辽宁鞍山,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解放军军事文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在报刊发表理论批评、散文随笔及报告文学100余篇60余万字,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著有文学评论集《重建英雄叙事》(“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8年卷,作家出版社)、长篇纪实文学《远航记》(解放军出版社)。被《南方文坛》推为“今日批评家”、《滇池》推为“中国青年批评家”,曾获“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现为《解放军报》社文化部编辑。

  岳雯

  岳雯,女,1982年9月生于湖北枝江。200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7年起就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发表了些许评论文章。2013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青年评论家奖。著有《沉默所在》等。

  丛治辰

  丛治辰,男,生于1983年,山东威海人。2002年获贾平凹主办首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金奖,作品入选高中语文读本。2002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大学期间曾任北京大学“我们”文学社社长,主持编辑多种民刊,并在出版社、电视台等单位参与多种社会实践。始终不辍小说、散文和诗歌创作,又往往不得不汲汲于学术论文生产,偶有文字发表。2006年9月保送本系攻读当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曾任某文学选刊担任外聘编辑。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中央党校文史部教师。

  项静

  项静 女,1981年生人,上海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供职于上海市作家协会,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在《创作于评论》《文汇读书周报》等发表文学评论文章多篇。著有《民国少女》等。

分享到: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网 代孕价格 广州代孕 代孕价格 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中介 代孕中介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公司 代孕网 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 代孕中介 广州代孕网 代孕网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网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网 代孕网 代孕网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价格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网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网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价格 代孕 广州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公司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产子 代孕 代孕网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网 广州代孕 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公司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价格 代孕中介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网 代孕中介 广州代孕 代孕价格 代孕公司 广州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广州代孕 代孕中介 代孕 代孕 代孕 代孕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